第24章 继续心跳(2 / 2)

今天上午在陈翰林家打完井,下午就到了另一家,又打了一个井坑。一眼井收了6两银子,两眼就是12两,去掉一眼井的2两本钱,净赚了8两银子。

只是因为现在还没有井管子,钱虽然收了,货还没付而已。

至于陈翰林那个井,虽然原来说好是不要钱的,但是陈翰林还是硬给了钱。大概是不差钱儿,又是个有体面的文人,不愿意占这个便宜。

况且,由于示范效应,还有十几家在等着排号打井的。

贾珉也说了自己看到广告时候的情景,南儿和宁儿也说自己在贴广告时,就有许多人张罗着要到野渡居来看。

于是,贾珉在饭桌上就安排,焦利明天继续带人打井坑。叫各家准备好石头,等将来井管子出来后,再去安装,就很快了。

现在,刘铁匠和其他铁匠铺的供应,就成了关键问题。

此事也交由焦利一并负责。

刘铁匠家住在野渡居三里地的地方,今天回家去了。于是贾珉就告诉平儿,明天刘铁匠来了,就给他准备个住处,叫他以后就住在这里。一是省去来回路上的时间,二是省了在家里吃饭的饭钱。

贾珉这里的好处,就是刘铁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在这里干活,必要的时候,加加班也方便。当然了,活儿是不会白干的。

一个没说出来的打算是,贾珉要刘铁匠以后也要跟着参加培训,学习些文化知识。将来,他对刘铁匠还有更大的用处。

平儿和风花、雪月这些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接待那些来咨询打井的人。给他们示范、讲解、登记,排号。

宁儿和南儿明天的任务,就是跟着贾珉,建设猪舍。

今天晚上,开始上培训课了。

除了焦利,其他人对于学习的热情,其实并不高。

这跟他们的出身和现在的身份有关。

这些人,除了南儿外,都是贾府的奴才。焦利是家生子。所谓家生子,就是他的祖辈是奴才。后代中,也基本上都是贾府的奴才。平儿以前虽然不是贾府的奴才,但是,是王熙凤家买来的丫鬟,跟着王熙凤陪嫁到贾府后,就属于贾府的人了。实际上也是贾府的下人,只是因为在王熙凤的房中,是个高级一些的下人罢了。

对于犯了错的丫鬟,贾府动不动就说配了某个小子,就是指的奴才说的。其实跟奴隶没有多少区别。

象袭人那样的,属于买来的丫鬟。贾府如果愿意,还可以把他们再给卖了。后来修建大观园时,从苏州买来的12个戏子,后来就有些人被卖掉了。

这些人,首先是小时候,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即使接受了教育,读书好,想考取功名,也得贾府同意。

即使有了文化,也不用,也在于贾府那边儿,不是他们自己可以决定的。他们的学习动力,其实并不强。

所以,这里实际上是涉及到一个文化垄断的问题。

但是,现在他们都属于贾珉的人了,贾珉要他们学习,他们也不敢不学。

贾珉之所以逼着要平儿他们学习,主要考虑的还是今后的需要。不过,也多少有点儿自己的私心。这个私心,这主要是针对平儿的。

平儿的相貌是一等一的,有“俏平儿”之称。在贾珉看来,这样一个大美人,如果是个文盲,可就有些煞风景了。

这就象在他的前世,走在大街上,遇见一个颜值很高的白富美,她开着跑车,在你面前停下,然后跟你说,帅哥,请问什么地方有银行。此时,在她的眼前就有一个银行。于是你说,这不就是银行吗?那上面的牌子不是写着吗?她说,对不起,我不认识字。

就是这种感觉。

“你们在府里的时候,经常会看见小姐和老爷们读书写字,吟诗作对儿,可能以为他们很厉害,实际上,那没有什么难的。谁都可以做到。我原来也是不识字的,自己学了一段时间,也会作诗了。”

焦利和平儿都知道,贾珉是不识字的,听得他现在竟然说自己都会作诗了,自然是不相信的。焦利没说什么,平儿却是撇起了嘴儿。

贾珉一看平儿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了。

“也许你们不相信,好,那我就给你们作一首,听好了,这是一首咏花诗。”

于是,贾珉就开始念诗。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

“四爷,你这是数数啊,哪里是诗?”

平儿说着,几人就笑成了一片。

“别急,加上这最后一句,就是诗了。飞入丛中都不见。”

这诗很好记,焦利一下子就记住了。他是略通文字的,觉得这还真是一首诗。

“你们看,这不就是诗了嘛。很简单的,你们也会做的。所以,学起来,不是很难的。”

“我再给你们做一首,这首叫做《咏鸭》,称赞鸭子的。”

“鸭鸭鸭,抬头向天呱。黑毛浮清水,白掌水下划。”

贾珉这首念完,焦利可就琢磨开了,这诗怎么听着这么熟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