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2 / 2)

少将军滚远点 淼仔 2689 字 12天前

又哭顾公公:“可怜他侍候我一场,他是兵乱的时候和萧家几个男人认得,兵乱中结下的情意。大帅在京里,我时常让他送东西去,和萧家走动是这样来的。可他们,审了好几回,也动了好几次的刑。有一次我看着都怕,怕他这口气儿上不来,我可再没有得力的人用了。不想他命大,醒过来对我说,老菩萨,我要一辈子侍候您,您还要抚养皇帝,我不能丢下您走了。我的人,我护不住,阁老你说我这心里,天天和猫抓一样。”

张阁老也哭得哽咽,想想张太妃的不容易,再想想自己觉得不容易而一直避锋芒,认为自己不能再避下去。

他先把事情说一遍,张太妃说知道正在生气。张阁老请太妃援手救抓的人:“百姓是国之根本,没有百姓,怎么有君主。为皇帝,您也得出这个面。郡王的人抓的,他们不买我帐不放人,倒是平江侯去拦了一下,让不要杀人,也管不住他们背地里杀人抓人。”

张太妃以泪流面:“要我怎么做,你说。”

第二天,张太妃让人请来宁江侯,说多时不见侯爷,请来坐坐。宁江侯就进来,见张太妃等一干子嫔妃全在。大家对他笑容满面,可以看出来有堆出来的、有挤出来的、有僵硬的、有眸中闪烁着憎恶的……

不过全是笑。

张太妃抱着不再穿龙袍的小皇帝,可怜为他做了好些件,小孩子长一长就不能穿了。太妃笑得最自然:“侯爷,这四月里天,说城外花开了,我们娘几个想,到清明了,几处该祭的可以去祭了。”

宁江侯心里有数,他也对平忠勇碑有微词。郡王们要在京里,宁江侯可以和他们说上话。郡王们手下的将军私下里还为自己主子争位置,对于京里的官员们全看成以后臣子,宁江侯的话更不买帐。

他只为临安郡王孙珉,尽人皆知。

宁江侯就陪笑:“是啊,太妃出面,那就更好了。”张太妃见他答应,更笑得和蔼可亲:“皇帝,你们说废了。郡王们,听说和大帅过不去去了,”眼圈子一红,用帕子拭一拭道:“这宫里如今竟然找不到一个当家的人,我们要出宫去祭奠兵乱时有功的人,清明只为先帝祭奠,却薄了这些忠勇的人。请侯爷为我们安排车轿,随我们一同前去。”

文妃忍无可忍插上一句:“今天早上御膳房送饭,全是剩下的。说要先供给郡王们的人,不给他们就去打骂,就自己拿。把我们的份例东西给我们自己领了吧,我们有手有脚,自己在宫里弄几口热的吃。”

“唉,大帅在时,可没有让我们孤儿寡母为吃饭穿衣操过心。”张太妃更加地想萧护。太妃经历过难时,少一口儿,差一些儿,她可以不计较。

但皇帝年纪小,奶妈要吃,和十三一样;顾公公伤了身子,要调养。宫中自住进郡王们的人后,饮食上全先要供他们。张太妃叹气,有一句话在心里。

你们不操心钱粮,只来花现成的。这一句是抱怨张太妃不说,只说一句最最重要的话。带着嫔妃们起身,对着宁江侯跪下来:“国库,是万万开不得的!”

宁江侯早就慌乱不已,侧身子让开,听张太妃说这一句,宁江侯羞愧万分。他老泪纵横,也跪下来,伏地道:“请太妃娘娘放宽心,臣今天以实话回禀。郡王们中,只有临安郡王孙珉可为天子。孙珉对娘娘也十分敬重,今他不在,才有这样乱的局面。娘娘既这般托付与臣,臣回娘娘,不容别人动国库一分一毫。”

他和嫔妃们是相对而跪,中间隔着三尺左右,一边是张太妃等宫衣彩裙,一边是宁江侯老脸皱皮。

宁江侯再三的叩头:“各位娘娘请起,一切不便全是臣之罪臣之疏忽。以后臣自当用心,定不会缺少娘娘们衣食。”

张太妃还是叹气:“唉,要是大帅在时……”宁江侯也无话可说,萧护虽然跋扈,萧护虽然独揽,萧护……他在时不曾少过任何一个人的衣食。

走出宫门的宁江侯垂头丧气,萧护不在,他的好处倒一点一点的浮现出来。回到家,见夫人和子女们在商议。

宁江侯问:“什么事?”

夫人如实相告:“都说要乱,这不儿子从街上回来,说郡王们兵马大街上就打起来。我才让管家去屯粮,又喊女儿回来,让她拿些走,自家也备些。”

又哭:“可怜我死去的大姑娘二姑娘。”

宁江侯夫人三个亲生女儿,兵乱时死了两个,只有这一个逃过一条命。

那一天骤然乱了,太子当街乱箭射死,乱得人不能防范。宁江侯府中有死士,只护住自己府第,女儿们就能接来。

只这一个躲在枯井里才得活命。

听夫人说屯粮,宁江侯叹气劝她不要这样做:“我们家开始,别人家也就会开始,百姓们再哄抢,岂不要大乱!”

夫人当他面答应,见他累了,又有面有泪痕,让人打水给侯爷去洗,自己还是对儿子和女儿道:“该屯还是要屯的。”

儿子也道:“母亲不必担心,我背着父亲私下里屯就是了。想兵乱时,不是家里早有屯粮,也难过那几天。再说长公主府上已经在屯,我亲眼看到。”

不仅长公主府上在屯,家家先知先觉的都在屯。

有一些官员当时跟随萧护离去,他们在萧护手中提拔而起,怕大帅走了自己受委屈。有的是敬佩大帅跟随,有的是无处可去跟随,有的人则私下里逃走。

这一天,街上郡王们手下人继续争斗,这是自郡王们一离京就有的事,有人也说是南安王等人走以前安排好的。

临安郡王一家不打,可挟制不来,就坐视不管。

官员们家里屯粮。

梁源吉亲自看着家人把一排房子全装满粮食,又蓄柴火。老孙氏和小孙氏也忙个不停,大家相安。

宫里,张太妃和嫔妃们也在商议这事:“宁江侯只怕不中用,撵大帅走,如今看来他出了大力气。各宫出得力的人,街上买些米粮回来。再把藏身处先准备好了,也放些米粮进去。看管库房的太监是熟悉眼中还有我们的,让他也送些来。”

又自备火炉铁锅,给小皇帝备炒米。怕再有什么变故,就拿炒米泡了喂给他。

小天子四月里只有七个月大。

这一天街上还没有哄抢。

又到第二天,宁江侯安排车轿,张太妃等人按品大妆,各带宫女上轿上车。后面跟的是一些愿意去的官员们。

有些在大帅在时,背后说他不好,愿意和宁江侯勾结。可大帅走了没几天,省悟还是大帅在好,对宁江侯意见不小,听闻太妃要祭奠忠勇碑林,知道是为了才传出来的那个流言,大家都愿意去。

平江侯府,自然是头一个要去。再就是姚家罗家鲁家王家等不走的亲眷,他们在官场上,就知道这消息。

宁江侯很是重视,不仅自己府中得力家人来了不少,怕有失,又叫来不少孙珉的人。

一行人浩浩荡荡,特别是皇妃车轿金线络子,四角铜凤,大红帷帘,很引人注目。宋冲之很快收到消息,很快散布出去。

到张太妃出城,已有不少百姓手拿香烛跟上。

郡王们的人不管,他们群龙无首,无人下令,只自己争斗。

这一天去的时候风和日丽,草地上还有无数野花。张太妃难得出宫,心情为之一爽,舒畅不少。

皇妃们爬不动山,轿子本应该直到山上。张太妃看到后面跟来的有百姓,就更加的要做个全套。

这挖人坟的事总不好,还要挖忠勇碑,太妃此行,就是表明宫中态度,这碑是不能动的。她命住轿,下来要步行。

她可是没走这段路的,宁江侯却走过。劝道:“这山看着不高,山路却长,还是坐轿吧。”张太妃更加不坐,对着郁郁葱葱的青山看看,将就着慢些也能上去。她只微笑看文妃她们:“你们可能支持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