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2 / 2)

龙啸大明 木林森 5453 字 18天前

这些事情都处理完之后,其他人都各自散去,就是孙和鼎的工建工作。

第一卷 野望篇 第一七七章 铸炮

因为在守卫济南时,商毅就听孙和鼎说过,穆陵关以经开始铸炮了,因此处理完其他事情之后,就马上让孙和鼎带自己去看一看。

而孙和鼎也同样想让商毅看一看自己的成果,因此马上带着商毅,来到了铁匠坊。

一进工作车间,商毅立刻发现,在一边并排放着十个泥制的长管状东西,二大八小,大的长约三米左右,小的长约二米左右。

孙和鼎介绍道:“大人,这就是铸炮的泥制模,均是按一号和二号佛朗机炮的尺寸来制做的。泥模制成己有二十余天,大约再过十天就可以完全干透,到时候就可以开始溶铁倾铸了。”

商毅点了点头,他知道在这个时代,无论是中国还是欧州,中外铸造火炮的方法都是采用泥型铸造或蜡型铸造而成,称为泥模法或是失腊法。但这样铸炮,泥模必须烘得干透才行,否则外表虽干,里面湿润,一遇金属熔液,潮气自生,铸成的火炮就有蜂窝,施放时炮筒容易炸膛。而烘干泥模往往要一个月之久,如果碰上雨雪阴寒天气,则须两三个月。因此铸一门炮最少需要两个月,多则需要四五个月,而且铸成之后必须将泥模打碎,才能将炮筒取出,故此泥模无法重复使用,这样一来就容易造成铸出的大炮尺寸不等,标准不一的问题。

而这一种方法一直延用到两百年后的1841年,才由晚清的著名科学家龚振麟发明了铁模铸炮法,不仅使铸炮的工艺简便易行,节省模具原料,不受气候条件限制,缩短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尤其是解决了不出蜂窝的难题,提高了火炮铸造质量和标准统一。而且当时的人都称赞:“其法至简,其用最便,一工收数百工之利,一炮省数十倍之资。且旋铸旋出,不延时日,无瑕无疵,自然光滑,事半功倍,利用无穷,辟众论之导轨,开千古之法门,其有裨于国家武备者,岂浅鲜哉!”

而欧洲铁模铸炮技术的应用是在1873年,由圣彼得堡的拉夫罗夫、维也纳的乌洽提斯及士林的罗赛德等三位科学家所发明的,比龚振麟创造的铁模铸炮法整整晚了三十年。在当时欧州以经全面进入工业社会来说,简直是一个奇迹。这也证明了中国人从来就不缺少聪明才智,只要客观条件确定,中国人就可以立刻创造出令世界曙目的成就来。

铁模铸炮法在龚振麟所著的《铸炮铁模图说》一书中有详细说明,后来又被魏源收入他所编着的《海国图志》。商毅的电脑里就然收录,简单的来说,就是按炮身长短分节以铁为模,每节铁模分为两瓣,铸炮时将各节的两瓣合拢,用铁箍箍紧,再把各节按照笋卯接合,使之成为大炮的形状。然后在铁模的内表面刷上用细稻壳灰与细砂泥加水和成的涂料,待干透后,再涂刷极细煤粉调制的第二层涂料,烘热、再配合上炮芯,就可灌入铁水开铸。待铁火凝固后,立即顺节按瓣剥去每块铁模,露出炮身,趁着炮身还全部火红时,用铁刷和铁锤清除毛刺,除净泥芯,将炮身不平之处,加以修整,即成为大炮。

孙和鼎听商毅说完了铁模铸炮法的整个工艺过程和技术措施之后,整个人一下子就呆住了,两眼瞪着商毅,足足有一分多钟没有眨眼,害得商毅也吓了一跳,还以为他魔障了。

只听孙和鼎猛然一拍脑袋,大叫了一声,拉着商毅的手只晃,说里不住的道:“大人,你真是太聪明了,这样巧妙的方法竟然也被你想出来了。枉我研究铸炮十几年,自以为除了西洋之人以外,放眼整个大明,绝无出其右者,却没想到大人的见识,比我要高明十倍。”

商毅也不禁嘿嘿的干笑了两声,又道:“孙先生,这也只是我随便想想而己,能不能实现还很难说,你也不要太高兴了,还是先试一试吧。”

孙和鼎哈哈大笑道:“大人请放心吧,这法是一定行的。”说着一回身,从屋外叫来一个工匠道:“快去让他们都停下来,不要再制泥模了,全是耽误功夫。然后把几位老师父都招集起来,我们要马上开始重新制模。”和商毅是纸上谈兵不同,孙和鼎却是有着非常丰富的理论和实际经验,因此听商毅这么一说,就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且对俱体的做法,心里也有了一个大概的谱了。

商毅忙道:“孙先生,到也不必急于一时,我还有一个想法,你看能不能够实现?”

孙和鼎忙道:“请大人详言。”

商毅道:“这次济南之战,我用了你制出新飞枪,这种武器确实非常有用。不过我觉得一支飞枪中只有六只子枪,还是太少了一点,能否做成一个大箱子,一次装几十支子枪,平时可以就放在车上,使用时点燃之后一齐发射。”

孙和鼎想了一想,马上点了点头,道:“大人,你的这个想法完全可以实现,我马上就画个图纸给你看。”说着带着商毅来到了自己的工作间,铺开了纸笔,开始画起图来。

商毅看着他画图,心中一动,马上就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商毅在穿越之前,父亲是一名建筑工程师,在商毅小的时候,电脑绘图还没有普及,商毅记得父亲在家里有一套专用的绘图工具,主要有画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等。因为小时候常看父亲在家画建筑图纸,入伍之后,识图也是特种兵的一项必备技能,因此商毅对工业建筑制图还算十分了解。

但在这个时代,基本上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工业制图规范,古代中国的工业建筑图纸大多都是随意画的立体图,不是后世最基本的三视图,也及少标注尺寸。更谈不上结构、剖面、大样这样的详细图纸,只能提供产品的一个大概样子,跟本就做不到按图施工,其实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工人的经验或是设计者的指导。这也造成了很多技术的失传。

现在还只是造枪造炮这些尺寸相对简单的东西还好,但如果发展到以后造车、造船甚致是造房屋这类大型结构的东西,如果能够有一张比较精准的图线,那么就方便多了,一般的工匠只要是技术熟练,那么照图施工,也就能够完成了。

因此商毅又将自己的想法向孙和鼎讲说了一遍。不过要让孙和鼎理解现代制图的规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商毅又指手划脚,比划了一通,还画了几张简单的三视图,总算是让孙和鼎明白了几分。

虽然让孙和鼎一时还是接受不了这些现代制图的规范,但对商毅所说的丁字尺和三角板这两种东西还是明白它们的作用,确实可以给自已带来许多方便的地方,至于商毅听说的平面图,立面图、侧面图,孙和鼎虽然也能够理解一些,但并不知道这些图纸会有什么用处,至于什么结构图、剖面图、大样图,孙和鼎更是听得云里雾里,任商毅说得口干舌燥,也不明白。

无奈之下,商毅也只能暂时放弃解释,让孙和鼎先找工匠去把丁字尺和三角板做出来,然后自己画几个简单的图纸,给他看。

虽然暂时放下了这个话题,孙和鼎还是对商毅的想法不敢轻视,毕竟在他看来,商毅不仅十分重视技术,而且显然也非常懂技术。说不定他说的这方法真的有用呢?因此也颇为期待商毅早一点拿出样品来。同时孙和鼎也十分奇怪,商毅的这些奇思妙想到底是从那里来的呢?不过能在这样一个重视技术,而又懂技术的上司手底下干活,孙和鼎的心情还是十分愉快的。

随后商毅在孙和鼎的陪同下,到各处工匠作坊里去看了看。商毅特别关注的是钻床车间,因为目前穆陵关里以经能够自行造火枪,商毅也由为重视。

孙和鼎也像商毅价绍,目前穆陵关一共制造了钻床十六台,如果原料充足,在一个月内可以自行生产火枪五十到六十支。不过现在按照商毅的指示,正在加紧改造和维修现有的火枪,将其中一半改为燧发式,因此新火枪的生产也暂时停了下来。预计在一个月内,可以将现有火枪全部改造和维修完毕,再继续在生产新的火枪。

商毅一边听着他的介绍,一边看着工匠们干活,同时还会询问他们几句技术上的问题,并且还会夸讲工匠们几句,说什么打败清军,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或者是只要他们认真的干活,制造出质量上成的东西,就是在为国家做出贡献,当然也问了问他们的家庭生活好不好,老婆孩子徤康吗等等。

虽然在后世,这是毎一个领导干部下工厂的基层车间去的视查时候,都必秀的行为,商毅只不过是完全拿来照搬而己。但在这个时代,却是极为罕见的事情。像商毅这样,会亲自到工匠作坊视查,态度和蔼平易的官员,或许还有,但像商毅这样,把工匠的工作提升到一个“为国家作出贡献”这样的高度,却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第一卷 野望篇 第一七八章 工匠

因为四民排列,士农工商,工匠的地位仅仅只比商人高一点,还不如农民。而当个商人还能发财,虽然不贵,但却能享富,而工匠一向都是被人瞧不起的职业,除了极少数师傅级的工匠之外,一般的工匠收入都不高,仅仅也只够养家糊口,因此一般考不上科举士子,有回家务农的,也有经商的,但绝少有当了工匠的人。

虽然孙和鼎在本质上,也算是一个读书人,但他毕竟是见过世面,见识也比一般只会死把圣人之言的书呆子强得多,对他来说,圣人之言固然很重要,但这些数理,巧技之术也不容忽视。对商毅所说的,觉得十分新鲜,而且也不无道理。因为靠圣人之言,是无法抵御清军的,因此把工匠的工作,说成是“为国家作出贡献”也并不为过。

而工匠们听了商毅的话之后,有不少人有感动的热泪盈眶,对商毅也充满了感激。

商毅见了,也叹息不巳,中国古代确实太不重视工匠这种技术人员了。这也是造成中国在近代全面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其实就是在现在,中国在领先了世界近两千年之后,以经被欧州追赶上来。尽管凭借着之前建立的巨大优势,和庞大的帝国基础,中国的整体国力依然还领先于世界,但在尖端科学领域里,中国以经开始落后于欧州各国。

过去的1642年,在中国历史上只算是一个普通的年份,但在世界史上,由其是科学史上,却是一个极不寻常的年份,被誊为“现代科学之父”的伽利略就是在这一年去世。伽利略的一生,不仅创造出多项举世的科学成就,更为重要的是,他创立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新方法。创立了科学的进行实验研究并把实验的方法与数学方法、逻辑论证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从而为后世的物理学、天文学、数学,乃至是后来的工业革命,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世的惠更斯、帕斯卡、牛顿等科学家都深受伽利略的影响。

正是因为如此,在随后的二百年时间里,欧州才能大步发展前进,一直到十八世末期,终于确立了全面领先于中国的优势地位。而在这二百年的时间里,中国不仅自身停止不前,甚致在某些方面,还出了到退现像,一直到186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

尽管在后世,还有人为中国在十九世纪到底是今先还落后,被列强欺辱是必然还是偶然争论不己。最居代表性的一种观点是,据一些科学机构研究的结果表示,在1860年中国的gdp值占全世界的25%,而英国只占4%来证明,当时的中国其实并不落后。但商毅却知道,这些人都有意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当时中国的领土面积是英国本土的五十倍,而人口是英国的三十倍,以这样庞大的国力人口基数,却只比英国高出六七倍。何况在科技领域,当时的中国比英国更是望尘莫及了。

想到这里,商毅也不禁摇了摇头,苦笑了一声,自己想得太远了,现在离鸦片战争还有二百多年的时间,自己可管不了那么远,还是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再说。

目前穆陵关里一共有正式工匠七百二十五人,分别为铁匠二百八十五人,木匠一百七十三人,火药匠一百二十七人,泥水匠八十二人,其他工匠五十八人,另外还有学徒二百多人。虽然想一下子把技术人员的地位提到后世的高度是不可能,但也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管提升他们的待遇,以及在本集团中的地位。

随后的几天,商毅和孙和鼎及其他工匠经过了详细讨论之后,针对工匠的待遇,制定了几点规定:

一、将正式工匠分为技工、技师、工程师三个职称等级,每个等级又分初级、助理、高级三级,同计是九个等级,达不到技工标准的,为学徒。而且每个等级的待遇是不一样的,技工按二两白银起,每级加二两白银,技师按十两白银起,每级加三两白银,工程师按二十两白银起,每级加五两白银。学徒毎月只有五钱白银,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各个工种,相应还有其他补贴。

二、对穆陵关里的毎名正式工匠按技术熟练程度,进行评级,但除了孙和鼎被评为初级工程师,其他各工种的负责人可以评为初级技师之外,其他工匠只评出技工的三级,以后毎年进行一次考核评定,毎个人都有公平的晋升机会。当然评定的标准由孙和鼎和其他各工种的负责人一齐慢慢制定。

三、对每名工匠进行免费认字教育,不识字的工匠,最多只能评为初级技师,不能获得更高的职称。以后还耍逐渐对每名工匠进行专业技术的陪训和学习。

四、工匠的蔪酬在十两白银以内,可以自选是白银或是米支付,毎石米拆价按二两白银计算,超出十银的部份,一率用白银支付。

五、对于有技术、产品创新的工匠,将实行特别奖励。

这五条规定,极大提高了工匠的待遇,同时也拉大了各等级工匠之间的待遇差别,初级技工一月可以获得一石米,基本可以满足一家人的生活需要,而最高的高级工程师加上其他补贴,一年收入可以达到四五百两白银,可以比得上一个中等富裕的人家,如果有有技术、产品创新,还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这对于提高工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有很大的吸引力。

因为现在山东地米价大涨,既使是在没有被清军洗劫青州、莱州、登州等地都达到了六七两白银一石,有些地区甚致超过了十两,因此薪酬的支付主要是以米来计算。不过粮食毕竟是紧俏物质,因此超过十两白银以上的部份,还是以白银支付。

另外要求工匠识字,也是商毅的重点要求,因为只有认字,才能使工匠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才能更好,更快的提升技术水平。当然对于那些年级较大的工匠来说,虽然现在开始学习认字的难度较大,但升上到初级技师之后,毎月也有十两白银的收入,可以达了小康之家的水准,也很不错了。

因此这五条规定制定出来之后,孙和鼎和几名工匠头也都觉得十分满意,于是商毅就让孙和鼎去向工匠们公布,并且开始对毎一名工匠评定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