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乱事将起(1 / 2)

极品小郡王 一语不语 2248 字 17小时前

连续几日,韩健都在为关中叛乱的事忙碌,关中叛军虽然退守一隅,但有兵马和粮草甚至是地方百姓的拥护,一时三刻无法彻底清剿。便在此时,从南方的来信到了他手上,是司马藉写来的,当韩健看过信上的内容,便觉得事情不妙。

朱同敬死而未僵,在其逃离到江赣一代后,迅速招募了人马并且有临江王旧部的支持。司马藉的意思是,为了不令南齐内部陷入动乱中,已经展开与朱同敬的和解,同意在朱同敬不临朝的情况下,将朱同敬敕封为下一任的临江王,坐拥江赣地区。

这对魏朝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因为,这将意味南朝权力争锋尚未停止,那南朝还将继续内乱,对江北的休养生息有利。但坏事是留下朱同敬这个隐患,朱同敬的野心明显要强于惠王萧翎,若他将来重新执掌南朝国政,对北方的威胁将会更大。

等韩健把司马藉信中的内容呈报给杨瑞,杨瑞则显得漠不关心。杨瑞这几天都让杨曦陪她去会见大臣,说是要锻炼杨曦的从政能力,但每次杨曦坐在一边好像个死人,连个旁听者都算不上,杨瑞更不会去问他的意见。本来杨瑞是要韩健来培养他这个弟弟的,韩健不上心,她也不勉强,只是象征性让杨曦出席了几次烨安阁的会议,到后面杨曦也不怎么出来,还是继续躲在他的宫殿里当个缩头乌龟。

眼看到了年底。洛阳一切都平稳下来,关中的叛乱却是悬而未决,韩崔氏几次派遣兵马征讨残余的西王府叛军都是无功而返,眼看要过冬,加上军中粮草紧张,战事也只能拖到来年。而北方形势也趋于缓和,在林恪奉命往北方后,通过其斡旋基本解决了地方上军中抢劫之事,而渤海国移民的乱子却未好转。杨瑞几次督促林恪将事情办成,但毕竟林恪只是一介文臣,于地方军政之事插手不上。对此杨瑞也是鞭长莫及。

东王府里却也还安稳,随着韩健留在洛阳城里的时间变多,东王府里也有了一些变化。一者是林小夙怀孕已经有四五个月,行动多有不便,军中后勤补给之事她已经完全放手交给了宋素卿。而府中另一名女眷,也是正妃之一的顾欣儿也怀孕在身,眼看东王府里要添丁,府里也是喜气洋洋,韩健的几个姨娘对此很关心。女人终究是要过一定的年岁,她们反而对于东王府的添嗣问题更关心。

洛阳城里的平静,一直持续到十二月月中。到此时,京城中一切安稳,好像谁都不记得这两年中所发生的战乱。但也就在北方一片升平之时,韩健得到消息,说是关中叛军在秘密联络鲜卑人,准备引鲜卑人南下关中。

消息最开始是从李云那里得来的,韩健将信将疑,毕竟整个东王府的情报体系对此毫无所查。本身鲜卑人是游牧民族,在长时间草原上的生活后,他们的习惯是冬天躲在帐篷里,等来年开春以后再行劫掠。如今正是寒冬,就算关中西王府的叛军有意想借用鲜卑人的力量,但鲜卑人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性。

但后来韩健逐渐得到的情况看,消息是属实的。鲜卑人也的确有趁着冬季南下的打算,若真是如此的话,那将意味着来年一整年都要面对鲜卑人的滋扰和入侵,鲜卑人的骑兵来无影去无风,之前鲜卑人南下之所以会被打退,是因整个北方已经被鲜卑人劫掠一空,鲜卑人动了攻下城池而长治北方关南之地的打算。但因林詹所部的骁勇和苏廷夏所部的蛮力,还有地方百姓的反抗激烈,才令鲜卑人感觉到还是抢劫才是他们的作风,之后鲜卑人北撤后,鲜卑人已有一年多未再南下。

韩健将消息先发给了关中的韩崔氏和韩昭氏,让她们小心防备。虽说东王府在关中布置了兵马,但若鲜卑人突然南下,以关中人马的数量还是难以抗衡,韩健怕就怕鲜卑人不走北关一线,若是从河套地区绕道南下的话,鲜卑人会以西凉旧地和关中作为主要进攻之地,阳关就成为防守中的重中之重。西凉旧地本身是靠地形的险要来镇守,在此时也算不上是什么中原繁华之地,朝廷的兵马在西凉一地驻扎很艰苦,加上西凉旧地没有什么大的城堡和要塞,若鲜卑人取道西凉旧地,西凉旧地则基本是不战自溃。

……

……

腊月十九,皇宫烨安阁内,杨瑞端坐在书桌之后,她旁边椅子上坐着的,一侧是韩健,另一侧则是仍旧为太子的杨曦。

在烨安阁内,此时聚集了诸多的武将和谋臣,这些人都是朝廷体系的武将,也有一些兵部大臣。眼下正在商讨的,也正是鲜卑人南下入侵的议题。

本来这种会议韩健是不会来的,纸上谈兵也没多少意思,这些朝廷的武将本来就没有实权,最多是负责一些战略上的研讨,最后还不定会被接纳。但杨瑞却执意让韩健来,同时连胆小怕事的杨曦也一同叫来。韩健在一边一坐便是一个多时辰,也是听了一个时辰而未出口。

这些武将和谋臣商讨的倒是好像有理有据,基本为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鲜卑人不敢趁着冬天时候南下,因鲜卑人后勤粮草供给困难,再者是草原上的“蛮夷”不会适应关中的气候。第二个观点,则恰恰相反,说是鲜卑人会趁着冬天南下,但只要是朝廷和东王府调度有方的话,可以将鲜卑人阻挡在魏朝国土以外,只是要调动兵马的数量比预期要高一些,而且要征调大批的粮草物资。

对此韩健则不置可否,其实杨瑞也看出来,韩健对于这些武将和谋臣的话根本听不进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算韩健现在能容忍朝廷的存在,也不会重用眼前这些武将和谋臣,那这些人的想法和做法就无法得到韩健的赞同。

杨瑞话也很少,只是会顺着意思问上几句,讨论之事基本由这些人自己来完成。到后面两派人反倒是自己吵了起来,都觉得各自的意见有理。

“好了!”见争吵不休,杨瑞尤其气恼一声喝,烨安阁内才重新安静下来。

杨瑞看了畏畏缩缩的杨曦一眼,再看看漫不经心的韩健,目光灼灼看着眼前武将和谋臣道:“朕是要你们来商讨军机大事,不是来争吵!”

这些武将和谋臣各自都唯唯诺诺不敢说话。

杨瑞道:“朕也听了些时候。现在且问你们,鲜卑人擅长马背作战,若是取道关中而入侵我魏朝疆土,完全可不顾后,以战时劫掠补给,到时如何断其粮草?”

杨瑞毕竟也懂一些军事,之前她也见识到苏廷夏所部在完全没有任何后勤补给情况下以战养战模式的威猛,这是一种不留后路的作战方略。苏廷夏身为魏朝人,同样可以在魏朝境内抢掠,鲜卑人本身就是蛮夷,抢掠中原近乎跟家常便饭一样,他们会有何顾忌?

杨瑞的话立时让之前一些坚持鲜卑人不敢南下观点的人哑口无言。

杨瑞又道:“这几年朝廷和东王府征南讨北,又要驱除鞑虏,到如今早就是库粮空虚,尚且连如今守备兵马都养活不了,如何还能征调出大批的兵马和粮草来应付鲜卑人的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