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名将之殇(1 / 2)

三国军神 冰雪尘 1820 字 6天前

听说了段颎的事迹,陈旭不由有些心潮澎湃。从段颎对待羌人的铁血手段之中,他似乎看到了明朝皇帝的身影。

也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明朝是个锦衣卫、东厂横行,皇帝昏庸的朝代。然而,只有了解那个时代,才会明白明朝的风骨。

与西汉面对匈奴的和亲不同,与东汉对待羌人的绥靖也不一样。

哪怕明朝的皇帝再如何昏庸、懦弱,他们都坚持着祖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纵观整个明朝,她是唯一一个没有与其他国家、民族,签定任何不平等条约的朝代;也是唯一一个,从不向任何势力屈服的王朝。

哪怕是缓兵之计,哪怕是暂时的屈服,在明朝都从未有过。

崇祯皇帝以天子的身份殉国;正统皇帝被俘决不求饶;隆武战死沙场;绍武被俘绝食自杀……

明朝皇帝,虽然没能改变灭国的事实,却保留了自己的风骨。想到这里,陈旭眼眶居然有些湿润。

贾诩看到文昭有些失态,轻声唤道:“主公,主公……”

文昭心中一惊,不着痕迹抹去眼眶里面的泪水,笑道:“文和唤我何事?”

贾诩说道:“主公可知,我为何会给你讲述段公的事迹?”

文昭沉思半晌,说道:“莫非文和以为,段公对待羌人的政策,能够彻底平息羌患?”

说到这里,陈旭却是有些不太相信。假如真的能够以杀止杀,段颎可能早就平定了羌患,也不至于他死去以后,羌人越加猖獗了。

而且,打仗是要花费巨量钱财。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也没有哪个人敢拍着胸脯保证,在与羌人交战的过程中,会一直碾压他们。

陈旭虽然听到段颎的所作所为,心潮澎湃。但是他身为一方诸侯,却要考虑很多问题。

贾诩没有急着回答陈旭的问题,反而继续开始讲诉段颎的事迹。

与段颎同时代的名将,还有皇甫规、张奂,他们三人并成为‘凉州三明’。

一开始,三人都在凉州,平定羌人叛乱的战争之中崭露头角,他们也都有些惺惺相惜。

然而,皇甫规、张奂对羌人主张教化、安抚,段颎却认为应该以杀止乱,以暴制叛。

皇甫规、张奂的主张,得到了很多儒士的同意;段颎的所作所为,却又让士大夫所诟病。

到了后期,因为处理羌乱意见相左。并且皇甫规认为,段颎对待羌人的手段太过血腥,就与段颎的关系逐渐疏远。

及至后来,皇甫规就拉拢张奂,使得张奂彻底倒在了皇甫规这一方。

两人认为,对待羌人不能野蛮的杀戮。他们仍旧坚定地相信,只有使用安抚、内迁、招安的政策,才能慢慢感化羌人,彻底平定羌患。

皇甫规与张奂,在段颎之后平定羌人叛乱的过程中,也屡次进行阻挠。

东羌先零羌部落,自覆没征西将军马贤后,朝廷不能征讨,遂数次寇扰三辅。度辽将军皇甫规、中郎将张奂屡次招降,羌人既降又叛。

桓帝下诏向段颎询问,如何才能彻底平定羌患。

段颎认为:狼子野心,不容易用恩德结纳。羌人走投无路之时,虽然降服,但大汉收兵以后,羌人又会骚动起来。对付这样的人,只有用长矛挟胁,白刃加颈,羌人才会害怕。

羌人战斗力不强,欺软怕硬。如果用骑兵五千,步兵一万,车三千辆,花费两三年的时间,完全可击破顽抗的羌人,震慑那些投降的部落。如此一来,就可以彻底平定羌患。

这样一来,虽然会耗费许多钱粮。但是自有了羌患以来,凉州边境一直难安,朝廷前后耗费的钱粮不可计数。今日若能多耗费一些彻底平定羌患,却是好过不停的平叛。

桓帝听从了段颎的建议,就让他依言行事。

建宁元年春,段颎将兵万余人,赍十五日粮,从彭阳直指高平,与先零诸种战于逢义山,斩首八千余级,获牛马羊二十八万头。

当时窦太后临朝当政,肯定了段颎定羌的策略,并且极力赞扬了他的功劳。

不仅如此,她还任命段颎为破羌将军,下令中藏府调拨金钱财物,增助军费,彻底剿灭羌人。

随后,段颎屡次远赴塞外,大破羌人。

后来张奂上书:“东羌虽已残破,余种还不易消灭,段颎性情轻浮而果敢,臣担心他吃败仗,难保常胜。应当用恩信招降羌人,才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