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定计(2 / 2)

大官人 三戒大师 1700 字 7天前

“哦?!”朱高炽惊异的看着杨士奇,才知道原来他打的是这个算盘!大明立国以后,虽然官分文武,泾渭分明,然则武将一旦到了公侯伯爵层面,就有参政议政之权。上朝时站在朝班最前列,对什么事情都可以指手画脚,皇帝还得认真听着,不敢把他们的意见当左耳旁风。

大明祖制,非军功不可封爵,所以文官们始终得不到对武事指手画脚的机会,几十年来一直被武将稳稳压在头顶不得翻身。

如果剥夺掉勋贵们参政议政之权,局面将立时天翻地覆,非但勋贵们再也无法插手政务,文官们还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军务抓在手里。因为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打不打,怎么打是军事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

“怎么做到?!”朱高炽紧紧盯着杨士奇,喘气声都粗重起来。

“很简单,皇上只要下旨,那日在长陵的勋贵,通通停职,闭门思过,等候调查。”杨士奇淡淡道:“这是安抚文官们的应有之意,又没说要定谁的罪,勋贵们应该不会反对。”

“然后呢?”朱高炽点点头,追问道。按规矩,被弹劾的官员应当立即停职,等候调查,更别说涉嫌杀害朝廷命官了……

“然后,调查这样的案子,肯定会有各种阻碍,查个一年半载十分正常!”杨士奇沉声道:“这么长的时间,足够皇上将政权从外朝移归内廷了!”

“从外朝移归内廷?!”朱高炽的心脏,被这几个字刺激的砰砰直跳。因为登基半年以来,他已经切身感受到外朝议政的弊端了!什么事情都要拿到朝会上商量,非但效率低下,而且那些王公大臣倚老卖老唱起反调来,有时候他这个皇帝也不得不收回成命。这让朱高炽十分难受。

要是能将军国大事的决策权,从朝会转移到内廷,仅限于皇帝和几位大学士商议,效率自然可以大大提高,国家大权也将更严密的控制在皇帝手中!

“士奇兄,你真是朕的孔明、子房!”朱高炽伸手拉住杨士奇的胳膊,重重拍了他几下,激动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朕谢谢你!”

“都是微臣应该做的。”杨士奇神情平淡,仿佛只是干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快,我们商量一下细节!”朱高炽居然一反常态的立即拍板!

换作往常,皇帝陛下一定会对这种事关政权结构的、未来朝局的举动慎之又慎,但此刻,他被勋贵们伤得太深、气的太狠、欺负的太惨,心中除了如何削弱勋贵、大权独揽,根本容不下别的念头!

至于什么平衡问题,那也得等到文官们和勋贵能平起平坐再说。至于大学士会不会权力太大,那也不是皇帝现在考虑的问题,他现在唯恐大学士们权力太小,不足以帮自己制衡勋贵!

皇帝和杨士奇热火朝天的商量着接下来的步骤,杨荣在一旁安静的听着,偶尔拾遗补缺。对杨士奇今日的表现,他实在是太震惊了!原本自己与他并称二杨,感觉彼此不分轩轾,但今日看杨士奇的连番举动,其实自己望尘莫及!

从长陵回来的路上,所有文官都陷入了绝望,因为那时候就连皇帝陛下,也不得不对嚣张的勋贵们妥协退让,这怎能不让人感觉前途无光,感觉文官们再也不可能翻身。

然而杨士奇没有绝望,他从大危机中看到了大机遇,回京之后便马不停蹄张罗各衙门联合举行公祭,为死去的官员们讨还公道,大义面前,各衙门的长官无法说不,甚至没法缺席公祭,结果全都被杨士奇利用,成了他登上文官领袖位置的踏脚石!

杨士奇利用公祭大会调动官员同仇敌忾的情绪,将一盘散沙的各衙门拧成了一股绳,然后悍然宣布罢朝!本来杨荣以为他会遭到皇帝的责难,谁知杨士奇翻手为云覆手雨,居然为皇帝设计了一条借机剥夺勋贵议政之权,将政权从外朝转移到内廷的金光大道!

杨荣十分清楚朱高炽绝对不会拒绝这份大礼,事实上只要是神志正常的皇帝都不会拒绝这种大权独揽的机会!

杨荣也十分清楚,杨士奇这番大手笔谋划固然是在为皇帝打算,但也夹了严重的私货——内廷是什么?内阁和太监衙门者也。而大明祖制摆在那里,太监不得干政,自然就剩下内阁和皇帝共商国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