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节(1 / 2)

灵素入凡记 木天道境 3790 字 19小时前

“是以那时候我自觉也十分用功了,——功夫都花在读书上,并不敢贪玩取乐,可是成绩也只一般般罢了。这县考的时候,若非面对成绩实在好,估摸着也够不上头廪。说起来还是你的功劳呢。”

灵素听了心里不忍,俩人就细说起当年来,许多事情灵素都不曾听方伯丰说起过。这会儿听来真是十分辛酸了。

说了半日,方伯丰才醒过神来,笑道:“嗐!这人就是不能惯!我如今不是过得这样好了?如今还比我从前不如的日子也有人在熬呢。结果一说起来就没完了,闹得我天生就该多舒坦才对得起老天似的,哪有这样道理!”

笑了一回,言归正传道:“我不是说怎么才能从里头跳出来么,我就琢磨这个事儿。我自己是因为遇上了你啊!要不是你,就算县考能考上,第一不会是头廪;第二那分到手的家业就能压垮了我了,更不会有这院子,肯定就在状元坊里住,凭着廪给过日子。没了自家山地烂田那些事儿,没个你在那里问东问西的,我在农事上又如何能懂这许多?之后也未必就能走上农务这条路,就算走这路,比旁人又有什么优势了,哪里就能当这个司长……

“可我想想,这天下又哪有再多一个你呢?那旁的人又怎么样呢?我细细回想了一下当日同我相仿的人,如今竟没有一个走到与我齐平的,可见这怪圈有多难跳出来了!

“我想可能是我知道的人少,不如往书上找找去。结果一看,叫我看出另一件事来了。”

灵素忙问是什么,方伯丰便道:“我看啊,这世上,从古到今,这贫苦的人就没有少过。且还有一个,越是贫苦的人就越是受累,饶是这般受累了,还是日子难过。竟是今古如一的!要说差,只差在这同样是贫苦人,这日子的不同上。二三百年前,贫苦的人一年到头大半靠野菜,余者时候也是糠和麸皮之类的多,还有入秋去山上捡橡子甜槠的;如今的贫苦人家,或者一年只半年能吃上干饭,余者时候都得掺着水喝粥;再往前呢,五六百年前呢,贫苦的人或者都活不到太大的岁数……

“这么一比,相当于是国朝上下的日子都好过了,贫苦人的日子才会好过;同时,就算到了今时今日,或者往后哪怕更好了,也一样会有贫苦人在。就像你说的那位胡嫂子家里,两位老人家如今靠着医药能支撑着,可若是换了一二百年前,没准这样的就算不治之症了,熬不了这么些年头。而如今像那位齐家老太爷,身子骨不好,活到了七十多岁上去了。他家里一直各处延请名医,也只能到这样。若是再过二三百年来看,或者这位齐家老太爷也是可怜得很了,没准他如今的病痛,在那时候只喝两回药就好了,那时候的贫苦人都不至于像他这样受罪。

“可见古往今来,便是某一时看着日子挺不错的财主人家,到以后去看,也不算好日子。只是当下确定的某一朝一代,哪怕都好,也不能都大家一样好,总有比不上人家的。这比不上人家的这些人,便是这个时候的贫苦人了,旁人看他也觉着日子受罪。这大概是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朝代都改不了的。”

灵素听了目瞪口呆,最后想了又想,把自己方才所悟的一说,道:“那就还是我说的了,只有叫一亩地能出更多的米粮,一样的功夫能做出更多的东西来,贫苦人的日子才会好过。”

方伯丰点点头:“但是同当时的旁人比起来,他还是不如的,还是会有你说的那个‘心缺’在。”

灵素皱眉了:“这、这能吃饱穿暖,有病了能看,应该就可以了吧?还会觉着缺什么东西,心里静不下来么?”

方伯丰不答,灵素忽然想起当日买鬓花和簪子的七娘来了。——完,完,恐怕真的还是会觉着有缺啊……

先不管了,毕竟眼前这些人是吃不饱穿不暖的,自己看着于心不忍,就好好替他们谋划谋划,等到人都能吃饱穿暖了,若他们还要为自己手上的指环头上的簪花心烦,那就叫他们烦去吧!她想通了这点,心里立时通泰了许多。

之后就一门心思往那叫地多产、叫一样功夫多出东西的路子上奔去了。方伯丰见她一会儿一样新粮作闹出来,一会儿一样不知道怎么弄出来的新稻种叫他试种,心里又好笑又感佩。不管怎么说,过日子的时候分一大块心思出去想的都是旁人,这就极难得了。

他却不想想,若他是个先要把自己顾到个十足十的,想着隔壁都盖楼了自己还没有、同窗都进京了自己还是个小吏,那看这样心里光惦记着别人日子的媳妇,不气死了才怪呢!

所以苗十八当日说这俩人是“两好合一好”呢,就是这个道理了。

不过当日说两好,那是还没有算后来这俩。要细说起来,灵素那只算空想,这俩才是“实干”。不说旁的,只说如今的德源县震惊南北的“德源绒”和正悄没声息在各处官田里生长着的配花稻种,论起来这俩可都是首功!

知县大人本来抱着个青灰就挣得盆满钵满了,自觉是“如有神助”。不曾想没俩月,忽然商税大增,一问起来,这德源县居然新开了一个百十来人的织绒行。且织出来的绒力压丽川、南华等地,外头称之为“德源绒”,价儿比之前笑傲绒料界的大绒还要贵上两成。

知县大人看东西那都是扒了皮看底肉的,——这绒总是用一样的丝织出来的吧,一匹德源绒还比大绒略轻一些,价格却贵上两成,这不是更能挣了?且这里能一开就百十来人,可见技艺已经成熟。

有来有往才是买卖,大人看看交上来的月税,大笔一挥,叫刑狱司那里多派出一队夜巡,每夜往城外几处要紧地方巡查。除了那在建的官租坊,里头就有这处织绒行。

绍娘子听闻了此事,直念神仙保佑。她这里料子越来越值钱,这堆放在里头的东西也越来越叫她担心。之前还同灵素商议要不要雇些人来看守。可又怕万一出了内贼,反坏了事。毕竟财帛动人心,看那几处匠作行就知道了,都快被人收买遍了!幸好自己当日从丽川学来的法子,几样最关键的部件她都没在县里请人做,尽量分散了,叫人没法轻易拼凑出织机的组件来。

这下有了官府夜间巡查,那就真是高枕无忧了。她这心里最大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大约是知县所为太得人心了,没过多久,这县里又出了彩绒的织坊。这可不是姜秋萍那样的西贝货,却是实打实的彩绒,是两个从锦绣阁出去的老师傅弄出来的,如今也正抓紧招人教徒弟盖房加织机,眼见着也是要大干一场。

知县大人心里高兴:“果然吧?哪儿都有聪明人。只要把外头的情势给他们顾好喽,再叫他们看看别处的稀奇东西开开眼。都有懂行的,能有多难?!这不,琢磨琢磨就出来了!人家有的咱们也能做了,人家没有的咱们也有,啧啧啧,要说老爷我这运道啊……一半靠天,一半还是靠自己,真是有才干,挡不住!”

这正高兴着呢,没过两天,坊业司和工建司两边一块儿寻来了,道是又有人献策一个稀奇的建材,却是闻所未闻的东西。——菌子长出来的板!又轻又结实还不怕火!都不知道怎么弄出来的。

知县大人一时都忘了自己身份,跟着就跑去瞧了。就见那边一群人围着不晓得什么东西,一会儿叹一会儿赞的。边上则站着一大两小三个人,都是一脸淡然。

跟在身边的主管伸手一指:“大人,那就是献策人。”

知县大人道:“是个妇人?”

主管摇摇头,偏一偏指头道:“是那个小娃儿。”

知县大人:“……”

第313章 你说我听

知县大人心里越发好奇了,不过这时候倒回过神来了,总没有一开始就知县同人深谈的道理,努努嘴,边上的管事就打前头走了,他跟在后面。

走近了看到中间众人围着的那块板子,灰白色大概有一寸半、两寸不到厚,这会儿有两个人把板子抬了起来,中间坐着个汉子。见那板子分毫不动,周围都小声议论起来,说了一阵子,又有俩人搬出两条凳子,把那块板子整个凌空架了起来。

上头坐着的汉子也不动弹,由着人家抬他上去。那俩出力的就笑骂:“好沉屁/股!”

等板子放稳了,他还招呼那俩:“你们也上来,别怕,就这么点儿高,裂了也摔不着人。”

那俩嘻嘻笑着还没来得及答话,边上那娃儿不乐意了,“摔不着你们,牢着呐!”

另一个娃儿也道:“比这两倍长、一半宽的架起来,上头跑六头野猪都没事。两大四小,六头。”

他说这话的时候,刚好上去了五个汉子,同方才就坐上头的那个一起,整好六个人。最后上来的那个就道:“呔!小孩子赚我们便宜!”

另一个在那里踮着脚用力上下起悠,见没什么动静,又坐下来摸摸那板子道:“这可真是太神了!好东西,好东西。要那这玩意儿做楼板,起个楼不是三两天就搞定了?真是好东西……”

坊业司的站不住了,凑过去对那俩娃儿道:“小兄弟,这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你这个法子极好,恐怕能评个头等功劳,那可是一百两的赏银呢!”

他故意先不跟边上的大人说话,就想孩子嘴里容易套词。却是想歪了,这家里想要套话,绝对是打大人那头挖来得容易呀!

就见那小姑娘嘻嘻笑道:“这么好的划子,怎么能告诉你?你还问呢!”

这位主管呵呵乐了,正想抬头跟边上大人说话,就听那小男孩道:“我们不是献策的,我们是来同你们商量买卖的。”

几个大人都愣了愣,连跟俩娃儿站在一块儿的那位妇人都睁大了眼睛。

主管笑了:“哦?那你倒是说说看,是个什么买卖,如何做法?”

小男孩儿道:“我们教你们怎么做这个,地方、材料、人手都归你们安排,赚的银钱五五开。”

主管大乐:“你这娃儿,好大口气!我还头一回见这么跟衙门谈买卖的呢,还五五开,亏你想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