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馆的生意几乎是已经稳定了,早饭卖的好,中午就是馄饨饺子,一个月下来,勉强能挣点,但是想挣大钱,光是这样还是不行的。
早餐之后,徐雅继续准备她的菜牌,李伟则是来根据每天来的客流量定菜,忙了一阵子,中午来了一波,是李伟掌勺,将厨房里能利用的菜,都做了。
客人吃后,称赞味道不错。
徐雅的心也跟着放了下来。
之前留下李伟的时候,徐雅也担心过,别自己尝了味道觉着李伟做的不多,万一客人挑刺说不喜欢呢?
成熟的厨子,做的菜能让各种口味的客人都满意,这也是一个做厨子该做到的事情。
现在听到客人说满意,称赞其味道好,徐雅开心的同时,也为李伟高兴。
前后来了几波,在徐雅的推荐下,都愿意尝试一下饭馆的菜,倒是也卖了几桌子的菜。
不过,下馆子来吃饭的人还是少,大家都是吃碗馄饨随便对付过去。
见徐雅忙里忙外的,李伟主动说帮她下饺子,他自己本身就擅长面点,做的比徐雅做的还精致。
“李师傅,你这面点做的真好,咱们家以后除了卖包子,也可以卖点豆沙包了,生意肯定不错。”
“行啊,东家说做啥都行,我还能做馒头,画卷,都行卖。”
“那敢情好,以后咱们家的早点也能换着花样来了。生意好了,我给你涨工资,这是肯定的。”
现在徐雅给李伟开的工资是月二十,比他在烟草厂的工资低,徐雅也提前给李伟说好了,等过了三个月后,要是干的好了,就给他月三十。
月三十的工资可比李伟在烟草厂里烧饭的工资多,多了五块钱呢。
李伟干起活来更是卖力了。
整个中午都是李伟在撑场子,下午徐雅也就是出来看了下,顺便教了下张强。李伟对张强也很好,没用徐雅说,李伟也会指点张强怎么做。
整个小饭馆的气氛出奇和谐温馨,大家都不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却在疆域的小院子里前相遇相识,成为一家人,为小院子的生意一起努力奋斗。
就是若干年后,这里的人都成为了餐饮界巨头老大,坐在一起的时候,说起话来,最怀念的还是在疆域的时候。
中午徐雅带了俩儿子去午休,哄睡了俩儿子,徐雅去到院子,看着洗衣服的王桂兰。
“大姐,我买了点料子,回头你来给国庆跟民庆做两身衣服。那个小碎花料子的是给慧儿的。早上听慧儿说,你又同意让她上学了?有这个觉悟很好,值得表扬你。”
被称赞的王桂兰,笑的很是灿烂。
“看你说的,慧儿也是我闺女,上吧,让她上了学识字了后跟着你,能走的远点。你见识广,学问高。”
“大姐,实不瞒你,要是能大家都参加高考,我就是怀着孩子,我也会去考试。上大学多好啊,可惜,现在上不了。”
大学是徐雅的梦想,上辈子就没上成,回城后,连饭都吃不上,她可没心情去复习,就只能放弃了。
这辈子,她要是再放弃,就是王八蛋。
肯定要争取考上大学。
不过,等到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时候,还有几年呢。
这些年她先把钱攒够,等将来靠大学到了北城,她立马买房子,多买几套,不说投资房地产,至少给俩儿子留点教育资金。
听着徐雅的计划,王桂兰其实也是有触动的。
看人家越是有学问的人,越是想着做学问,反而是他们这些没学问的人,直接就破罐子破摔了,想想也是自卑。
“我只希望慧儿能不跟我一样就行了。一开始还想,慧儿跟我一样,能吃饱穿暖,长大后找个婆家,我就满足了。可现在,看着你,我咋就觉着自己说的,想的都不对了。”
徐雅呵呵笑了几声,“慢慢的你就明白了,人生就是这样,慢慢的什么都懂了。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脑子开窍了。行了,大姐你忙着,我去屋里躺一下。明天我去军属大院,将家里的裁缝机给带来,正好活儿都齐整了,你用来裁剪衣服也方便了。”
王桂兰很是激动的说,“还有裁缝机呢,我的个亲娘啊,俺老家村子里就村支书家一台,看都不让看,跟给宝贝似的。”
徐雅笑道,“孩子爸爸买的,我们俩刚结婚那会儿啥都没有,还是到了这里,他买来的,我用的也不多,反正放在家里也是放着,拿来给你用,咱们穿的衣服都让你给承包了。”
王桂兰笑的很开心,连说了几个行。
回到屋里的徐雅,并没睡午觉,而是拆开了霍仟慧给写的书信,看到里面的称呼……
亲爱的小雅,我的嫂子:
我跟二哥早就收到你的信了,因为村子里事情忙,一直没空给你写。我们在家都很好,你跟我大哥,都还好吗?我两个小侄子好吗?我看到他们在信上按下的手印,都恨不得直接飞奔到你们跟前。
我真的想你们,也能理解你们回不来的原因。
嫂子,我要结婚了,我跟张驰计划今年十一月结婚,等我们俩结婚后,去疆域看你们。
……
霍仟慧写了很多,一些关于家里的琐事,她跟张驰的结婚的准备,去镇上买的东西,还顺道提起了楼溪村的村支书宋玉兰。
宋玉兰跟她老公离婚了,跟县城的一个当官的好上了,霍仟慧说的都是听闻,说自己没瞧见过。
对于楼溪村的事儿,徐雅倒是没去想过。可想到宋玉兰还在楼溪村,她挺为那些知青们担心的。
想着,到晚上再给霍仟慧写封回信。
第235章 老霍看见媳妇就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