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节(2 / 2)

皇后起居注 华飞白 4323 字 7天前

“人的一举一动,内中必有缘由驱使,谓之‘动机’。”朱祐樘道, “不仅朕与诸位爱卿行事有动机,草原上的鞑靼以及林地里的女真人亦不例外。如今鞑靼人衣食无忧,却甘愿冒死犯边, 你们不觉得奇怪么?”

内阁几位阁老互相对视,因徐溥告老还乡而升为首辅的刘健道:“陛下,听说犯边的部落不是别人,正是朵颜部。”

提到“朵颜部”,在场众臣的神色都不由得微微一变。因为朵颜部从前曾经是大名鼎鼎的朵颜三卫之一,而这朵颜三卫曾属于宁献王朱权统辖。那还是高祖时期的事,迫于数次大败,这几个部落随着首领投降,被高祖封为朵颜卫、泰宁卫以及福余卫。他们驻守的地区,就是宁献王朱权所在的大宁府。

可没过多久,这三卫便反叛投了鞑靼新汗,随后多次随着鞑靼部落攻打国朝。直至太宗皇帝登基初期想以安抚他们为上策,他们却仍是不肯领情。太宗皇帝一怒之下三次远征草原,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饶是如此,这三卫亦是很快便卷土重来,趁着仁宣时期两位皇帝忽略北境防备,渐渐蚕食了大宁地区。到得如今,他们竟然已经来到了长城脚下放牧。

不过,因着离国朝近些,朵颜部日子过得丰足,倒也并不是年年都会闹事。有时鞑靼其他部落南下,他们也跟着过来,绝大多数时候都颇为安分守己,并不会轻易将人命填补在冒死犯边一事上。开启茶马互市后,朵颜三卫都得了不少好处,按说生活已经不错了,今年怎会突然南下劫掠呢?

朝堂上不少老狐狸都敏锐地意识到了甚么,颇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

回坤宁宫后,朱祐樘向张清皎和孩子们也提起了此事。朱厚照的脸色很是凝重,原本因着反应很快总是第一个说话的他,这次却迟迟没有言语。反倒是朱秀荣忧心忡忡地问:“哥哥说过,八百里加急就是最紧急的军情。爹爹,这次那朵颜部南下劫掠,是不是战况很不利?没有人拦得住?”

“别多想,居庸关乃是天险,一直陈着重兵,绝对不会教他们轻易通过。”张清皎揉了揉女儿的双丫髻,“咱们要相信边疆的将士。就算有些风险,你爹爹也会集合朝堂重臣的聪明与智慧,共同度过这一关。”

朱祐樘见状,为了宽慰女儿,神色也不由得略微松了松:“你娘说得很是。如今还远远不到连你这样的小姑娘都须得为此忧心的时候。”若只有朵颜一部犯边,此事定然有蹊跷;即使是朵颜三卫犯边,国朝的将士亦是无所畏惧,但即便如此,想想也觉得仍然有内情。

他其实不愿多想,可又由不得他不多想几分。譬如朵颜部是不是想借机提出甚么要求,又譬如是不是有其他人在其中插了一手等等。数名锦衣卫已经远赴居庸关、宣府、蓟州等边镇打探消息,但一时半会这些消息很难及时传到京城来。不过,这一回打探不到消息亦是无妨,将数条线先紧紧密密地铺下去,迟早都会有收获。

“大哥儿,你在想甚么?”张清皎早已注意到大儿子沉凝的神色。这孩子自幼外向,喜怒哀乐多半都不加掩饰。就算如今心底已经能藏得住不少事了,但在其他人看来,他仍然是个爽朗的小少年。正因如此,他难得流露出心事重重的模样,令她格外在意。

“……”朱厚照攥紧了衣袖底下的双拳,闷声道,“我只是在想,不知到甚么时候,我们才能像高祖与太宗时那样,将那些鞑靼部落打得不敢再南下。甚至像汉唐时那样,封狼居胥,像赶牛羊一样把他们赶走。”

幼时他便憧憬霍去病与卫青立下的赫赫战功,还曾发出豪言壮语,想效仿他们将辽阔的北方草原都纳入国朝舆图之内,让那里成为国朝的牧场。可是随着年岁渐长,他心里越发清楚,想做到这样的壮举何其不容易。卫霍何其有幸,遇见了汉武帝;而汉武帝又何其有幸,得到了卫霍这样的不世良将?

想要成就汉唐那样的功业,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作为未来的皇帝,他需要考虑的必然比一位将军更深更远。如果他想要兼顾两种角色,他需要学习需要权衡的则会更多。他忽然便觉得,曾经的自己太幼稚,想得太过简单。

“爹,娘,我练出的那些宦兵如果仅仅只是留在宫里,没有杀敌见血的机会,或许永远都只能是我的玩伴。我想让他们北上,去隆庆州护卫小王先生。隆庆州就在居庸关与宣府中间,这两地陈有重兵,朵颜部也许更有可能选择入侵兵力薄弱的隆庆州。”

张清皎微微一怔,与朱祐樘对视一眼。朱祐樘点了点头:“他们都是你身边的内侍,你大可随意调动他们。只不必以护卫为名,随意找个名头送去隆庆州就是。说来,王守仁这几年在隆庆州做得甚是不错,等这一阵过去,也该升他为隆庆州知州了。”之前王守仁只是隆庆州同知并权知州,兢兢业业干了三年,终于正式过了明路。

朱厚照当然为自家小王先生高兴,带着弟弟妹妹向爹娘行礼告退,便要回去给小王先生写信。三个孩子刚出坤宁宫,朱厚炜忽然道:“哥哥,我有事想与你说说。”

朱厚照望了望天空,打趣道:“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平日里我想与你说个甚么事你都不感兴趣,怎么今儿突然有事想和我说了?”朱秀荣听了,也不由得抿唇笑了起来。

“眼下是晚上,咱们面朝的是其他星辰,见不着太阳。太阳也不可能打西边出来,咱们脚底下的地球转动是有规律的……”朱厚炜很认真地辩驳道。见兄姐都颇有些无奈地笑了起来,他一板一眼道:“我知道你是打趣,只是想与你说清楚罢了。”

“行了行了,走罢。”被弟弟这样认真地反驳,朱厚照忽然觉得心里敞亮了许多,不似方才那般沉甸甸的了。他领着朱厚炜,将朱秀荣送到永宁宫门口,又进去看了看两个睡着的小堂妹,这才带着弟弟回到了清宁宫。

“坐下,喝茶。说罢,你有甚么事?”两兄弟来到书房里,摆开了长谈的架势。

“哥哥,我听李广说,西班牙有一种极好用的火铳,势大力沉,对骑士有奇效。意大利等地还有一种能连射速射的火炮。”朱厚炜目光炯炯,“若能取得这种火铳与火炮,效仿制造,而且不断地改进工艺,咱们根本不必与鞑靼人肉搏厮杀,不必与他们对阵冲锋,就能将他们歼灭。”

朱厚照愣住了,眼睛猛然亮了起来。他自然知道武器的重要性,当年高祖太宗时期也常使用火铳,太宗还建立了威名赫赫的神机营。但配备火铳的兵士到底仍是少数,后来军备又废弛,根本发挥不出该有的威力来。单只是弓箭对射,缺少骑兵与良马的国朝自然沦为劣势。如果能够引入新武器,将一两成优秀的将士装备起来,鞑靼又有何惧?!

“你是甚么时候从李广那儿打听到这种事的?”

“讨论航海的时候偶然提起来,必须准备威力强大的武器,警戒海盗与流窜的倭寇,还有西方那些国家的船队。他说他曾经亲眼见过那些船长都拿着火铳,船上偶尔还会装备火炮,瞧着都比咱们的火铳火炮好用些。但那些国家也捂得很紧,他便没有替咱们弄回来。”当时的朱厚炜只是纯粹对宝船与西方船的结构是否有异同感兴趣,根本没想到武器这方面来。若不是今晚见爹娘和兄姐都替北疆忧心,他也不会灵机一动想起此事来。

朱厚照道:“武器一事,绝对比找新粮种更重要。毕竟新粮种已经有了玉米、红薯和土豆,推广起来应该够用了。倒是咱们若不赶紧引入新武器,研究制作武器的工艺,万一那些海盗似的国家拿着这些武器来对付咱们呢?不成,得让李广不计代价,赶紧些将火铳和火炮带回来。若能寻得工匠一并带回来自然更好。”

兄弟俩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一直讨论到了夜半三更依然是意犹未尽。

另一边,帝后二人也刚睡下。朱祐樘没有半分睡意,却不忍心自家卿卿陪着熬夜,便与她一起躺下了。他睁着眼睛,望着顶上的床帐,各种思绪都在脑海里不断转悠,不知不觉间便觉得心里又存了不少郁气。

忽然,旁边传来轻声的询问:“万岁爷可是觉得,朵颜部忽有异动,或与宁藩有关?”

“……”朱祐樘伸出手,轻轻地握住了旁边的柔夷,“其实宁献王统领朵颜三卫的时间并不长,但朵颜部的异动实在是有些奇怪。若非从中有人挑拨作梗,我实在寻不出他们放弃茶马互市的理由。或许,这回他们是在试探我的反应,今后还会有更令人意外的举动。”

“也许此事确实与宁藩有关,但那又如何?宁藩叛乱,便平叛国除就是了;朵颜部南下,便寻找机会将他们打得不得不西迁。我们改善民生,不是为了被人觊觎,更不是为了用钱帛换取和平,而是为了更好地反击。”

“卿卿说得是。”

“早些睡罢,明日不知还有多少事须得你拿主意呢。你的身体可是定海神针,轻忽不得。”

作者有话要说:  炜炜的兴趣点非常之广泛_(:3∠)_

科技有关的他都感兴趣

这个时候西方的□□和火炮都比咱们先进了,但直到嘉靖时期才引入他们的□□火炮

我觉得是有点迟了,提前几十年就引入多好啊╮(╯▽╰)╭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灯火阑珊处 10瓶;之瑶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84章 接见夷人

第二日, 朱厚照便以送信与年礼为名, 将自己身边那些个宦兵都派去了隆庆州。尽管有人心里嘀咕, 这年节早就已经过去了,太子殿下这时候才派内侍送年礼是不是有些太晚了。但太子殿下尊师重道是件好事,就算不少聪明人都瞧出了其中或许有些奥妙,也很难以此为缘由说些甚么。

没几天, 王守仁便派人送信说宦兵们都已经赶到了,他很感念太子殿下的心意。朱厚照这才心情好了几分, 终于恢复了往日的模样。因着宦兵都离开了京城, 他眼下无兵可练, 于是每日下午除了去武学堂看看, 便是和朱厚炜一起去找李广说话。说的自然还是海外风物, 最重要的便是兵将、武器以及战争等等。

李广顺口与他们提起来,住在鸿胪寺客馆里的那些夷人已经学好了礼仪规矩,正等着面圣。或许他们对火铳及火炮也有些见识, 毕竟其中很有些西班牙人与意大利人。

朱厚照道:“原本爹娘说过,上元节前后或可召他们入宫。但最近北疆异动,朝中上下都紧盯着北边,怕是抽不出空闲来见他们。这样罢,我们俩先见一见他们。想来,你之所以万里迢迢地将他们带回来, 定然每个人都是有几分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