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1 / 2)

大明海寇 寒风拂剑 4207 字 7天前

这些年来,他们没少给建奴当狗腿,帮着建奴为祸边关,但是实际上他们对建奴,并谈不上什么忠心耿耿,只是一种利益的交换罢了。

这一次入关,前头还好说,这些跟着建奴入关的蒙古诸部,通过这为期小半年的抢掠,也都捞的盆满钵满,一个个高兴的跟吃了屁一般。

但是这几天在天津卫,和于家军激战数日下来,这些蒙古人开始变得不那么听话了,因为多尔衮干事儿,从来都是利己主义当先,打头阵的事情,往往都让这些蒙古人去干,面对着于家军的犀利火器,蒙古骑兵虽然骁勇善战,善骑射,但是却根本发挥不出他们的优势,每每骑着马冲过去,呯呯砰砰的一通排枪加排炮,这些骁勇的蒙古骑兵,当场便被打的人仰马翻,死伤惨重。

这几天下来蒙古诸部伤亡最大,当然那些历来被充当炮灰的汉军就更不用说了,这几天随军的那些汉人包衣以及汉兵,都快被填进去完了。

蒙古人跟着出来是捞便宜的,可不是来玩儿命的,碰上软柿子,让他们冲上去捏一下,他们倒是还乐意干,但是碰上了于家军这种可以崩掉牙的硬茬子,一次两次他们能干,三次四次他们也挺着干了,可是这么天天都拿他们去填坑,他们可就不干了。

这些蒙古兵都是各部之中最精锐的族人,是部落的中流砥柱,死一个都觉得心疼,何况天天呼啦啦的成群的被人家于家军给枪毙呢?

所以蒙古人这两天开始不干了,明显的表现出了他们的不满,虽然还没有到拉杆子自己逃走的地步,但是也已经提出了与其被堵死在这里,倒不如干脆赶紧丢弃这些财货以及生口,换地方风紧扯呼,赶紧出关拉倒,这次赔了也就赔了,但是不能把老本都折在这里。

这也是这两天多尔衮开始大批派八旗建奴出战的原因,主要是怕逼得太紧,这些蒙古八旗的蒙古人跟他们翻脸。

这几天激战下来,多尔衮也感觉到了他们此次恐怕麻烦大了。

这伙于家军实在是太厉害了,他们屡屡碰壁,想尽了办法,却依旧是无法突破这里,倒不是于家军把所有出路都堵了,但是有于家军在天津卫这一带卡着,就算是给多尔衮一个胆子,他也不敢就这么带兵绕道越过天津卫逃走。

一旦在他们绕道想要越过天津卫的时候,于家军突然间拦腰给他们一下,到时候他们就真是哭都来不及了。

所以说只要于家军还在这里堵着,多尔衮就不敢绕道,双方也就僵持在了这里。

说是僵持,其实是太抬举建奴这边了,他们根本是已经打得精疲力竭,这时候已经无力再战了,而于家军那边,虽然压力也很大,但是于孝天这几天,不断的令各旅进行调整换防,始终让麾下兵将,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整补充。

这些天第二批从芝罘岛和浮山所两地运来的新兵,已经到达了天津卫,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却足以弥补这几天来各部的战损,及时让各部补充上了新兵,虽然新兵作战经验很差,训练也不充分,但是几个老兵带一个新兵,还是没有一点问题的,只要让这些新兵上阵打几场仗,这些新兵便会迅速的成长成为凶悍的老兵。

而且随着第二批物资人员的到达,于家军也迅速的补充了充足的弹药,更换了那些因为连番激战而消耗的武器,特别是一些狼牙步枪,在高强度的使用之下,已经打秃了膛线,威力射程都直线下降,第二批物资的运达,使得这些火枪手可以迅速的更换枪管,更换一些损坏配件,使得他们手中的武器重新恢复到了最佳状态。

第二批随船抵达的还有一个临时编组的修械所,一共二百余人,这些人多是从各兵工厂调来的技工,但是却隶属于民兵系统,这次也被征召了过来,直接运抵天津卫,在天津卫城中,就地用他们携带来的简易工具,搞了一个临时修械所。

许多战斗中损坏的武器甲胄,这一下不用后送到浮山所那边进行维修了,更不用撤回到福建台湾那边进行维修,许多器甲在修械所抵达之后,直接便可以在天津卫城之中进行修理,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可以重新送交回诸军使用。

另外几天高强度的炮击,让军中各炮营的火炮也出现了一些损失或者故障,因为这时代兵员文化素质低下,能教会他们用就不错了,就算是一些简单的故障,炮兵们也很不容易自行排出。

随着修械所的抵达,几十名机械工也被运抵这里,迅速的分头赶到各炮营驻地之中,就在炮兵阵地上直接进行抢修,使得出故障的一些火炮,很快便恢复了使用能力。

多尔衮和杜度等奴酋凑在一起,困坐愁城,怎么都想不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击败眼前的这伙于家军,绕道跑吧,这几十万民众还有大批的牲畜以及那些堆积如山的财货怎么办?带着走是不可能的。

于家军的战力他们已经见识了,带着这些人和财货,想要从他们眼皮底下溜走,根本不可能!于家军既然打定主意,要阻止他们出关,那么就不会放任他们溜走。

所以商量来商量去,丢掉这些人口还有财货,光身子绕道逃出关外,这帮家伙各个都舍不得,但是不丢掉这些财货和人口,他们又走不掉。

最终多尔衮只得服软,提议和于家军的那个主帅于孝天进行谈判,给予他们一些好处,哪怕是给他们二三十万两白银,再给他们一批牲畜,只要能换取他们让开天津卫,放他们过去都行。

事到如今,这些奴酋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便同意了多尔衮提出的这个想法,当日多尔衮便派出手下一个曾经在关外当千总的降将,令他代表自己,前去于家军那边和于孝天谈判。

第二十六章 决一死战

当这厮战战兢兢的抵达了于家军阵前,被带到于孝天面前,把多尔衮的想法对于孝天说了一遍之后,于孝天当即便狂笑了起来。

通过这家伙的口气,于孝天已经判定,多尔衮等奴酋这时候已经战意全无,再也不复入关时候的那种嚣张,已经彻底失去了击败他于家军的勇气,那么他还有什么好紧张的呢?

于是他当即断然回绝了多尔衮提出的条件,命令这个前来谈判的家伙回去告诉多尔衮,让多尔衮不要再做梦了,想要让他于孝天让出通道,放这些建奴裹挟这么多大明百姓出关,连门都没有!

如果多尔衮想要出关,那么就让他放马过来,于孝天承诺给他一个公平决战的机会,三天之后,他领兵出战,就在天津卫以南十里的地方,让多尔衮也把能带来的兵马都带来,双方放开手打一场,胜者王败者寇,愿赌服输!

他于孝天的于家军赢了,那么建奴都把命留下,要是建奴赢了,他于家军就让出天津卫,让他们逃出生天。

这个使臣把消息带回给多尔衮,多尔衮鼻子都气歪了,差点又当场喷出一口老血,他多尔衮自十四岁随父从军以来,到现在还没被谁如此轻视过,而今天这个姓于的居然如此不把他放在眼里,实在是可恨到了极点。

这时候多尔衮就算是有心放弃这么多人和财货,绕道逃走也不成了,他要是这时候选择弃掉这么多所获之物逃走的话,就算是他出关,也落不到好上,建奴大军这么多年,怕过谁?

之前数日激战,于家军躲在他们构筑的防线后面,依靠着胸墙放心大胆的排枪射击,无惊无险的屡屡击败他发动的攻势,依靠着他们优势的火力,打的他们清军无力招架。

可是这次于孝天主动提出,率军在野外和他决一死战,那吗他还怕什么?到了一马平川的野外,他们拥有这天下最精锐的骑兵,而且拥有远超过对手的兵力,就算是于家军或火器凶悍,难不成他还打不过于家军吗?就算是堆,也要把于家军给堆死。

于是多尔衮当即便拿定了主意,三天之后按照于孝天所说,在天津卫南部运河西岸十里之处和于家军决一死战。

与此同时,在京师的宫中,崇祯却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而且他也彻底被于孝天搞糊涂了。

于孝天突然间率军夺占天津卫,让他笃定的认为,于孝天这是要起兵谋逆,之前于孝天在奏折之中说他要率军在天津卫挡住建奴出关,并且宣称要和建奴决一死战,这话不单单是崇祯权当是于孝天在放屁,朝中上下人等几乎都拿于孝天这话当成屁话,根本无人相信是真的。

于孝天虽然急吼吼的带了三四万大军夺占了天津卫,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敢凭一己之力,和建奴决战天津卫。

建奴这次入关,可是足足带了十万大军,现如今诸路建奴兵马已经合兵一处,战力甚旺,于孝天此次北上,乃是有不臣之心,意图谋叛,岂能把他仅有的兵力浪费在和建奴决战之中?

而且就算是于家军相当能战,但是几十万大明精兵,都拿建奴大军没有办法,他区区三万多手下,难道就能把建奴大军歼灭在天津卫不成?

所以崇祯认为,于孝天领兵驻守天津卫,其实也只是故作姿态,就算是和建奴交手,估计也是做做样子,小打一场,然后放建奴过去拉倒。

之前他准杨嗣昌所奏,准备趁着于家军和建奴大军交手的时候,出其不意派出大军从侧翼和后面配合建奴大军猛击于孝天所部,趁机将于孝天所部歼灭在天津卫,这个计划没想到很快便走露了消息,搞得民愤极大,故此崇祯不得不放弃了这个计划,为了平民愤,还下旨革去杨嗣昌的官职,将其逮问。

接下来所有人都关注着于家军的行动,并且查探到建奴大军,正在从河间府方向直扑天津卫。

但是让人惊讶的是于家军居然没有露出任何怯战的意思,依旧按兵不动,死死的拦在建奴北上的去路上。

很快崇祯便收到了消息,说建奴副帅杜度,引兵两万作为前锋直逼天津卫,接着在天津卫运河西岸和于家军撞在了一起,双方发生了激战,两日后建奴被于家军一支人马击败,杜度率兵兵退十里,未能击溃挡路的于家军。

这个消息顿时又一次让京师以及京畿周边的人们大吃一惊,老百姓是群情振奋,这半年来,他们只是不断的听闻,建奴又把什么州县给攻破了,官军又在什么地方被建奴击败了,先是卢军门在巨鹿力战而死,接着高起潜所部又被建奴击溃,没几天工夫,便又听闻济南府被建奴攻破,德王被俘。

以至于现在北方的百姓,都已经有些麻木了,心中早已不对官军抱有任何期待,只想着建奴赶紧饱掠之后出关拉倒。

前些时候听闻于孝天悍然领兵从福建北上,直入天津卫,宣称要在天津卫堵住建奴出关,誓要将建奴大军歼灭在关内。